「入靜」,是一個氣功術語。「入靜」一詞較早出現在宋末元初時。胡三省在《資治通鑒》中說:「入靜者,靜處一室,屏去左右,澄神靜慮,無私無營」。佛家把「入靜」稱為「入定」,指入於禪定或叫禪坐。儒家則將這種狀況稱為「坐忘」。除「入靜」、「入定」、「坐忘」外,還有「虛靜」、「凝神」、「心齋」等多種說法。雖然說法不同,出處不一,但是所指的基本上是同一狀態。前人們認為入靜狀態是一種「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狀態。


 


  近人認為「入靜是練功者在氣功鍛煉過程中,在意念集中和神態清醒的情況下,所出現的高度安靜、輕鬆舒適的一種練功狀態」(見《中國醫學百科全書·氣功學》)。這段話著重強調了入靜是一種練功狀態,這當然是對的。筆者認為,入靜這個概念除包括是「一種練功狀態」的內涵外,還應包括入靜是一段練功過程的內涵,亦即是練功人採用自我調整的方法逐漸地排除思想雜念的過程。作為這一過程的結果,練功人的意識從普通的清醒逐漸地過渡到特殊的清醒狀態。所謂特殊的清醒,是指入靜狀態中,意識處在普通的清醒與睡眠之間,有人稱之為「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此時,大腦除自知自己是在練氣功這一點上保持清醒興奮外,其它部位都處於一種主動的睡眠抑制狀態。正如古人所描述的那樣,是「萬念俱泯,一靈獨存」,「一念代萬念」。反之,如果從產生萬念的大腦部分所處的功能狀態來認識,也可將入靜狀態理解為一種特殊的睡眠狀態。


 


  其實,除上述這種目的明確、行為自覺、主動性強的入靜狀態外,離開醫學範圍的限制,入靜有更廣泛的意義。例如,一個人被書中的情節內容深深地吸引時,往往感覺不到其它方面的變化。再如當一個演奏家演奏時,可以使整個心身進入到音樂意境中去,不僅意念專一,而且全身的動作也是那麼協調。我們通常將這類狀態稱作「聚精匯神」。實際上這類「聚精匯神」也是一種入靜狀態。這是提高學習、工作效率的重要條件。


 


  入靜狀態並不是單純地、絕對地、被動地靜止、抑制與睡眠。相反,入靜狀態的靜是相對的,並充滿了主動性,就像看有興趣的書一樣,雖然大腦對外界的其它變化無感知,處於靜的狀態,但對書中的內容不僅能深刻地感知,而且能隨時根據書中的情節調動出自己以往經歷體驗所留下的記憶並產生新的感受和認識。總之,氣功的入靜是外靜內動,是靜中有動,是在大腦相對安靜的狀態下,主動地利用定向性的意念活動,來調節自身機體的生理功能狀態,從而起到「平秘陰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培育真氣」的作用。


 


怎樣才能入靜?


  從神經生理學角度來看,各種內外刺激引起的神經衝動都可經腦幹網狀結構等組成的非特異投射系統瀰散地傳導到大腦皮層,引起廣泛的興奮,起到維持清醒的作用。所以各種具有阻斷這一神經衝動傳導的措施,都有促進入靜的作用。


 


  從接受外部刺激產生外部感覺的環節來講,這些感覺主要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皮膚覺等,其中 80%以上的感覺信息來自視覺和聽覺。因此可以通過輕閉雙眼以及選擇安靜的環境練功等措施來阻斷視覺、聽覺刺激,減弱神經衝動幫助入靜。當然,對於那些有益於入靜的良性視覺、聽覺刺激,仍可保留和利用,如悅耳的輕音樂、悅目的君子蘭花等。


  其次是採取阻斷機體內部刺激的措施。這類措施可包括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主動地放鬆肌肉,這樣可以減少因肌肉緊張引起的肌梭向中樞傳導的神經衝動。一般來說,臥式靜功最能達到放鬆肌肉的效果。因此初學氣功者可以先練臥式靜功。但是初學者由於自控能力差,在躺著練靜功時很容易進入睡眠狀態,所以也需經過一段時間鍛煉,才能恰到好處地將意識保持在不同於清醒與睡眠的氣功入靜狀態。


  另一方面是調整好練功時的精神狀態:


  首先要避免情緒激動,當情緒激動時練功是無法入靜的。


  其次是避免主觀上急於求成,一味想放鬆入靜,反致精神緊張,有礙入靜。


  除上述兩種應避免的精神狀態外,還有三種良性精神狀態調節手段可以被利用來幫助入靜:


  其一是練功時要保持心情舒暢。


  其二是練功時要採用合適的意守方法。意守的方法很多,可以只選一種,也可以選用多種依次進行。不論是選用一種還是多種,都要做到「似有意,似無意」,「勿忘勿助」、「勿貪勿求」。而急於求成,用意過強,在氣功中稱之為「著意」,則是入靜的重要障礙。


  其三是主動地利用良性自我暗示手段。例如可想像寧靜的夜晚,站在綠草叢中……


  以上方法運用時可因勢利導,循序漸進,不急不躁。經過一定時間的鍛煉,隨著方法的熟練,會形成一個有利於自我心身平衡的條件反射,到那時,入靜就不再是難事了。


 


入靜與清醒和睡眠有何不同?


  入靜即是由一般的覺醒狀態進入氣功態的過程,又是氣功態的表現。入靜是練功人在練功過程中,在意識清醒與意念集中的情況下,思維活動比較單一化,雜念減少,心平氣和,對無關的內外刺激因素反應減弱的一種特殊功能狀態。它即異於清醒,也與睡眠不同。這種差別可以通過腦電圖反映出來。


  腦電圖是大腦整體功能的反映,腦電圖波形可按其頻率不同劃分為:


  δ波(0.5—3/秒);


  θ波(4—7/秒);


  α波(8—13/秒);


  β波(14—30/秒)。


  通過觀察發現,練功入靜時腦電圖呈現α波節律增強,表現為波幅增高,頻率減慢,節律穩定,各區域趨向同步化以及由枕部向額葉轉移等。部分練功人出現θ波,甚至出現更慢的δ波。


  常人在閉目靜息狀態下,就可出現α波節律,表明α波是反映大腦皮質處於安靜狀態的波形。靜息狀態下的α波與練功時的α相比較,其波幅較低,頻率較快,且不穩定,說明靜息與入靜不是同一機能狀態。


  θ波一般在困盹情況下出現,困盹是大腦皮質由清醒向睡眠狀態發展的過程,。這時還表現為α波幅降低,進而消失。而入靜時出現的θ波則是在α波節律增強的背景上顯現。因此,練功入靜和困盹也不是統一功能狀態。


 


  非練功的成年人在覺醒狀態下幾乎不出現δ波,在睡眠時又總是出現δ波,所以δ波是反映睡眠的主要波形。睡眠開始時,腦電圖上出現α波振幅降低,週期縮短,進而α波消失,代之以紡棰波,然後繼以同步化的慢波,進入慢波睡眠時相和快波睡眠時相,並按一定時間交替若干次,最後移行為覺醒狀態。顯然,睡眠時的腦電圖變化,也明顯異於練功入靜狀態。


 


  對練功人腦電圖變化的研究表明:氣功入靜狀態既不是一般的清醒狀態和安靜休息狀態,也不同於昏沉和睡眠狀態,具有重要的生理意義。


 


  氣功入靜時的大腦功能狀態不完全是抑制過程,而是一種高度有序化的激活狀態。這種狀態下,可使人體各層次的功能趨向一個新的水平。因此,練功人常在入靜後自覺頭腦清晰,雜念減少,對外刺激反應減弱;停功後,自覺全身舒暢,精神倍增。


 


入靜的機理實質是什麼?


  不同時代的人所依據的知識基礎和研究方法不同,對氣功入靜的認識深度也不同。從歷史發展來看,呈現為逐步深入的趨勢。


  古人對入靜的認識主要表現在如何來達到入靜以及達到入靜狀態所呈現的現象的描述上。例如,要求做到「澄神慮靜,無私無營」,「舌柱上顎,心注一境」。現在許多人對入靜的認識與古人相比雖然有了較大的進展,但是這種進展主要是表現在入靜方法的多樣化和對入靜現象描述的更清晰一些。例如,認識到「入靜是一種在意念集中和甚至清醒的情況下所出現的高度安靜、輕鬆、舒適的練功狀態」,「大腦皮質的活動是處在一種特殊的安靜狀態,也叫清醒狀態下的一種特殊的清醒狀態」,「是一種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狀態」。可見,這些進展尚沒有達到揭示入靜的機理實質的程度。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長期以來氣功在民間流傳,未能對傳統氣功的理論和方法進行系統的研究和總結。在現代機理研究方面,也未能與現代科學相結合,尤其是未能用與氣功關係密切的有關現代心理學、生理學、心理生理學、行為醫學、心身醫學等方法來認識氣功的緣故。


 


  眾所周知,古人強調意識在練功中的作用,提出「全憑心意練功夫」的觀點。用心理學的知識剖析一下從古到今的氣功書,可以清楚地看到很多功法的介紹中都充滿了暗示詞語和手段。例如,唐代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寫到:」作禪觀之法,閉目存思,想見空中太和元氣如紫雲成蓋,五色分明,下入毛際,漸漸入頂,如雨初晴,雲入山,透皮入肉,至骨至腦,漸漸下入腹中,四肢五臟皆受其潤,如水滲入地……」通過這些含義確切的暗示詞語所介紹的練功過程,可以非常容易地從心理學角度得出這樣的結論:學習氣功的過程實質上是接受暗示和學會暗示方法的過程。開始練功到入靜的過程實質是利用暗示方法進行自我暗示達到自我催眠狀態的過程。


  人的意識可概括地分為清醒與睡眠兩種狀態。實際上,在由清醒進入睡眠以及由睡眠回到清醒的過程中,存在著一種過渡狀態,這種過渡狀態既不同於普通的清醒,也有別於普通的睡眠,恰是氣功入靜所描述的清醒狀態下的特殊安靜或安靜狀態下的特殊清醒。這種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意識狀態,在心理學中稱之為催眠狀態。


 


  心理學的催眠多由施術者通過對受術者施加暗示手段來實現,也有通過自我暗示的手段使自己進入催眠狀態的自我催眠方法。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人在催眠狀態中出現的主客觀反應與氣功入靜狀態中出現的主客觀反應沒有任何本質的差別。如果說兩者之間有所不同的話,這個不同主要表現在氣功入靜使用的暗示語言是帶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術語。從這一角度出發,完全可以將氣功方法定義為帶有中國民族文化特色的自我暗示催眠療法。動功除包含自我暗示催眠的核心內容外,還含有不同程度的、由不同姿勢動作所產生的體力鍛煉內容。另一個不同表現為通過氣功鍛煉達到的催眠狀態較之心理學的催眠狀態,在主動性上更強一些。因為當練功達到入靜後,練功人還可繼續向自身施加定向性的自我暗示,來主動調整內臟的功能活動。


 


什麼叫「一念代萬念」?


  念,指意念。練氣功時意念有正念與雜念之分。正念是誘導、保持與深化入靜狀態的意念;雜念是影響練功入靜的雜亂念頭。所謂「一念代萬念」是指用主動保持的恆定的正念代替或排除頭腦中不斷湧現的散亂的雜念。


  對於初學氣功的人來說,「一念代萬念」是一種練功要求。它要求練功人採用意守的方法不斷地排除雜念,使意識逐漸地進入氣功狀態。對於達到了入靜狀態的人來說,「一念代萬念」則是指其所處的意識狀態。古人們將這種意識狀態描述為「照心不滅,念心不起」,「一念不起,一意不散」,「以一念化萬念」。


 


  「注意」可分為有意注意與無意注意。以此為依據認識「一念代萬念」的實質,正念是有意注意——一種自覺的、有預訂目的、並經過意志的努力而產生和保持的注意;而雜念則屬於沒有人的任何意圖、沒有預先提出的目的、不要求意志努力的情況下自然而然地產生的無意注意。練氣功就是要將有意注意的對象置於意識中心,並保持注意的穩定性,這時的注意廣度主要取決於意守的對象。與此同時,那些散亂的雜念在練功人主動的意志活動下,逐漸退於注意的邊緣,直至到達注意的範圍之外,這時練功人的意識狀態正如古人描述那樣是「萬念不泯,一靈獨存」。


 


  從高級神經功能活動的角度分析,一念代萬念的心理生理學機制與自我催眠狀態密切相關。古人早對氣功入靜的現象進行了準確的總結,認為入靜狀態是一種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狀態。這種既不是普通的清醒,又不是普通的睡眠,而是處於清醒與睡眠之間的過渡狀態,心理學早有定論,稱其為催眠狀態。在形式上稍有區別的是,心理學所講的催眠多是催眠師利用暗示手段來催眠受試者,而氣功中,則是練功人自己利用暗示手段來催眠自己,屬於自我催眠而已。


 


  眾所周知,催眠是大腦的部分睡眠。在催眠實施時,受試者的大腦皮層除與催眠師聯繫的部位保持著清醒與興奮外,其它部位處於睡眠抑制狀態中。練氣功的情形與催眠完全一樣。當達到入靜狀態時,練功人大腦皮層除自知自己是在練功的部位保持清醒外,其它部位處於睡眠抑制狀態。從而實現一念清醒興奮,萬念睡眠抑制。


 


  總之,一念代萬念是古人通過練功實踐總結形成的一句比較準確、生動的練功術語。然而只有賦予其現代科學的解釋,才能使人們不僅準確,而且更深入地認識一念代萬念的機理實質。


 


什麼樣的人容易入靜?


  練氣功能否入靜,取決於很多因素,例如練功環境、使用的方法等。但是這些因素都屬於外因。外因要通過內因來起作用,這個內因就是指練功人所具有的心理品質。不同人的心理品質是有差別的,練氣功時自然在入靜的快慢與難易上表現出來。那麼,什麼樣的人比較容易入靜呢?


 


  從認知方面來講,那種具有感知敏銳、理解能力強、注意力集中、受暗示性強等心理特點的人較容易入靜。感覺敏銳、理解能力強可以使學功人迅速學會練功方法,掌握好練功要領。方法對頭、要領正確,自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感知敏銳還可以表現在練功時對體內意守部位的仔細體察上。這種體察需要注意力的幫助,只有注意力集中,才能感知清晰;只有注意力集中,才能有助於形成「一念代萬念」,達到入靜狀態。受暗示性也叫做暗示易感性,是指一個人不加分析、不加批判地接受別人通過言語、手勢、表情等表面上含蓄的手段施加的含義明確的觀念,並引起自身心理狀態變化。對氣功入靜來說,受暗示性越強,就越容易在短時間內達到入靜狀態。一般來說,女性、兒童及有豐富想像力的藝術型的人較易受暗示與催眠,因而也較易入靜。反之,有豐富的閱歷和經驗、對新事物總是採取批判吸收態度的思維型人,受暗示性低,因而也較難入靜。


 


  從情緒特點和意志品質上來講,心情舒暢、情緒樂觀、具有良好心境、心胸開闊以及具有為達到目的而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的人,一般較易入靜。《醫學入門》中說:「心清神悅,不求靜而自靜」,就是這個道理。反之,情緒低落、心情煩躁,則心神散亂,雜念叢生,是難以入靜的。練功是為達到健身治病目的而需長期從事的一種養生活動。尤其是對於初學者,要想從不會到會、由淺入深,從清醒到入靜,必須具備堅持不懈,循序漸進的意志品質。如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或淺嘗輒止,是無法體會到入靜的感受的。


  除上述心理過程可以影響入靜的快慢外,由需要、動機、興趣、氣質、性格等因素組成的人體個性,作為心理現象的一個重要內容,也對入靜的快慢發揮重要作用。實踐證明,那些用其它方法久治不愈的患者,那種患有「絕症」的病人,那些對延長生命十分渴望的人,當他們意識到氣功有可能起一定作用後,多能認真學功,刻苦訓練,因而也多能很快掌握方法,很快入靜,而受各種宣傳影響,對氣功產生濃厚興趣,甚至達到虔誠信仰程度的人,也多容易入靜。不同類型的人,入靜也有差別,一般說來,安靜、抑制型的人容易入靜,活潑、興奮型的人不易入靜。


 


入靜後有哪些主觀感受?


  練功達到入靜狀態時,大腦處於一種特殊的生理狀態。這種狀態可調整機體內部各系統生理功能向著協調、有序化的方向發展,按中醫的話說,使臟腑充實、經絡疏通、氣血和暢、陰陽平衡。此外,在練功過程中,由於練功人的注意力多集中在自己身體內部,相應地提高了對機體內部的感應性,對上述生理改變可以產生一些與平時不同的體驗,出現各種主觀感受。


 


  入靜後經常出現的主觀感受有:頭腦清醒、情緒穩定、心情舒暢、精神安定、全身或某些部位出現溫熱、清涼、肌肉跳動、輕浮、重墜、鬆弛、緊縮、熱氣感、電流通過感、蟻走感、麻軟舒適等感覺;也有的感到整個身體或某些部位變大、變小或感覺不到存在,僅有一絲呼吸出入;或眼前有亮光或各種顏色,方向、位置或時間觀念不清等等。古人對此早有觀察,總結為兩個八觸,即「十六觸」景象,袁鞏在《靜坐要訣》中指出:功中有十六種觸景,即一動、二癢、三涼、四暖、五輕、六重、七澀、八滑。復有八觸:一捍、二猗、三冷、四熱、五浮、六沉、七堅、八軟。上述主觀感覺的出現均屬正常現象。


 


  但是,在練功過程中,由於練功方法不當,急於求成等原因,也會引起某些異常的心理、生理變化,產生多種不舒適甚至痛苦的感覺,不利於身心健康,干擾入靜後的正常生理效應與心理效應。也有人由於練功意守過於集中,急於求成等或功中出現異常景象的刺激,或受到突然的外界刺激,或受到別人練功出偏的暗示等,引起練功中出現惕怵不安的狀態。還有人本來就有某些潛在的心理障礙,包括病理性幻覺、思維障礙(如妄想)、意識障礙(精神恍惚)。這些障礙平時表現輕微或隱而不現,通過入靜誘發出現或加劇,甚至會出現哭笑無常或精神抑鬱等精神異常表現,古人稱之為「入魔」現象。


 


  對於上述主觀感受,要持正確的態度。首先應認識到,練功中整體感覺是主要的如安靜舒適,輕鬆愉快,疲勞解除,症狀減輕或消失。而那些局部的感覺反應,在練功中是次要的,與練功效果並無絕對的關聯。其次,由於這些感覺都是自然產生的現象,複雜多變,並沒有一定的規律,因此,絕不要憑主觀願望加以判斷,以免出現主觀上的任意追求或壓制,更不要把感覺作為練功好不好,質量高不高的標準,否則會把注意力完全放到感覺上去了,很不利於練功。總之,對練功中出現的某些感覺,應該保持心情鎮定,不分散練功的注意力,任其自然,繼續練功;同時,對氣功要有正確的認識,並加強自身的精神修養,消除潛在的心理障礙,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從根本上保證練功取得良好效果,防止誘發精神疾病。


 


入靜後身體會出現哪些客觀變化?


  當練功達到入靜狀態時,不僅能主觀上感受到那些極其舒適的心理效應,身體上也會出現許多客觀的變化,產生良好的生理效應。這些客觀變化表現在全身各個系統。對這方面的研究,是從50年代開始的。大量研究已證實了氣功入靜的生理效應,其機理尚待更系統深入的研究。這裡僅對主要的內容作一簡介。


  1、神經系統:當練功人進到入靜狀態時,腦電圖發生顯著變化,與睡眠安靜狀態完全不同;大腦皮層主動性抑制增強與擴散,進一步可使感知覺發生改變;調節內臟活動的植物神經系統發生改變,表現為交感神經的興奮性降低,副交感神經的興奮性增強,受其支配的內臟功能發生改變,例如淚腺分泌增多,口腔稀薄唾液增多等。


  2、循環系統:在入靜狀態下,可以見到心率減慢,血壓多降低,週身微循環改善;心臟收縮時間間期發生有益的變化,心電圖T波幅度增高。實驗證明,氣功入靜對腦血流量有雙向調節作用,即腦血流不足之增加,偏高之降低,恢復到正常範圍。對入靜狀態下意守不同部位的多導血流同步定量觀察(包括每搏輸出量、腦血流量、上肢和下肢血流量),發現通過意守可直接影響血液循環,完成血流量的再分配。


  3、呼吸系統:入靜狀態下,呼吸逐漸變得柔和、細緩、均勻、深長,呼吸頻率變慢;肺活量增大,使氧氣的更新率提高,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氣體交換率增加。


  4、消化系統:入靜後,胃腸活動增強,胃電增加,消化吸收能力增強,腸鳴作響,排氣增多;膽汁分泌活動增強。


  5、內分泌系統:入靜狀態下對內分泌系統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可使血漿核苷酸水平發生變化,CAMP/CGMP比值趨向正常,為氣功「平秘陰陽」的作用提供了依據;可糾正性激素的異常,為氣功「培精練氣」、「培本補腎」作用提供了佐證。


  6、免疫系統:入靜後嗜酸性白細胞增加,白細胞吞嗜功能增高,唾液中的SIGA和溶菌酶明顯增高,機體細胞免疫及體液免疫能力增強,說明氣功鍛煉可提高人體的抗病免疫能力。


  此外還發現,入靜狀態中人體的基礎代謝率降低,氧耗量減少等。


  總之,在入靜狀態下,各系統的指標都相應地出現了有益的改變。氣功鍛煉從開始到入靜的過程中,首先是從心理調整啟動變化的,在良好的心理狀態下,神經系統功能向著同步協調的方向發展,進一步通過神經及神經內分泌途徑作用於全身,引起全身各系統功能活動向著健康協調的方向發展。這是一個從心理到生理,從精神到形體,從局部到全身的變化過程。


 


為什麼入靜有時會出現幻覺?


  有人練氣功時突然覺得眼前出現景物,或聽到某種聲音,嗅到某種氣味,這是出現了幻覺的緣故。心理學告訴我們,當客觀事物作用於人體的感覺器官時,能產生相應的感知覺。而幻覺的出現則不像感知覺那樣,需要當時有客觀事物的刺激。幻覺是一個人由於當時的特殊生理狀態和心理狀態,把某種觀念或大腦記憶中保存的客觀事物的形象——即表象,當作了知覺。例如處於發高熱狀態的人有時就會虛幻地聽到有人在罵他。


 


  練氣功出現幻覺時,練功人也處於一種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狀態——入靜狀態,或稱作氣功態。這是一種既不是平常清醒,也不是普通睡眠的意識狀態。是處於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清醒與睡眠中間的過渡狀態,這種狀態的實質就是心理學所說的催眠狀態。但是氣功態與普通心理學所指的催眠狀態又有重要的區別:普通催眠狀態多由催眠師採用暗示手段引起,進入催眠狀態的人處於一種被動地位或狀態;氣功態是練功人採用自我暗示的方法使意識在有明確目的的(健身治病)前提下主動地進入一種自我催眠狀態;自然睡眠過程中由清醒到睡眠間經歷的催眠狀態時間短暫,不可控制;氣功態則是練功人有目的地使自己的意識達到催眠狀態,並且人為地控制停留在這個狀態中,使之既不進入睡眠,也不回到清醒狀態中來。


 


  心理學早已證實,當人的意識進入催眠狀態時,可先後出現均等相、反常相、超反常相、麻醉相、抑制相。其中,均等相是強刺激與弱刺激都引起同樣反應;反常相是強刺激引起弱反應,弱刺激引起強反應;超反常相則是陽刺激引起陰性反應,即該興奮的反應反而被抑制,而該抑制的反應卻反常地興奮起來。在正常生理狀態,通常從覺醒到睡眠的過渡階段時間短暫,故催眠時相不甚明顯,但是,在大腦皮質活動受到削弱,特別是處在受損害的病理狀態下,催眠時相就很容易出現,而且某一個時間階段可能持續相當長久。如果超反常相持續時間久,則可出現幻覺、妄想及其它一些變態心理與行為。


  上述心理學早已證實的內容,可以輕易地幫助我們明白,練氣功時出現的幻覺,完全是意識進入催眠態時過渡或滯留在超反常相的緣故。明白了這一機制,就可在練功出現幻覺時採取相應的措施,使滯留在超反常相階段的意識迅速通過超反常相而消除幻覺。


以上資料載自


http://www.cintcm.com/lanmu/zhongyi_qigong/index.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白髮老人 的頭像
    白髮老人

    白髮老人閒居屋(前社團法人高雄安心會)

    白髮老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